房价天花板,到底在哪里?什么时候房价会到顶!
这个问题,最近常有人跟我提起。
事实上,房价“天花板”是一个极其模糊的概念,没有人可以做到完全预测。
我记得2018年时,深圳房价疯涨的那段时间,业内还天真的以为,深圳均价可以超过20万/平米,但经过连续几年“狠打”,房价停在了6万/平米左右,抬不起头。
在高度政策化的市场中,天花板就是一纸严令。
但长期来看,房价天花板是完全不可预测的吗?
也不是,政策出台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敲打房价,而是矫正楼市运行方向,涨了就要降温,跌了就是扶起来。
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上半年,我们坐了一趟历史级调控过山车,从高处俯冲向下,脸贴地,撞得生疼,之后又拼命拉升。
调控端最希望看到的景象是,房价处于“长期稳定温和上涨”的趋势中,但始终都差那么点儿意思。
所有地方的房价,最终只不过都是一条K线,至于向上走还是向下走,走到哪里,都是有迹可循的。
鹤岗的房子可能永远超不过1000块钱/平米,而北京房价现在是6W每平米,未来可能涨到10W每平米,也可能是15W每平米。
大家都在寻找“增量”,能支撑起房价天花板的“增量”,而我今年就要帮大家理清这个“房价天花板”的逻辑。
这篇文章,需要仔细揣摩,如果能彻底看懂,起码你是楼市的中级玩家,对买房了如指掌。
杠杆转移
很多人理不清房价的走势,是根本不懂房价的底层逻辑,认为房子就是用来住的,这只是第一层意思。
我经常给身边朋友举例:
城市就是一家企业,而居民,就是这家公司的员工,分高中基层,一般普通老百姓就是基层员工,这样一切就很好理解了。
企业的目标很简单 ——上市;而对于城市来讲,目标则是成为核心新一线城市,龙头C位。
企业发展刚开始都离不开两点:
“原始积累”和“战略投资”。
原始积累,就是员工劳动价值总和。
一家公司强不强,老板能力是一方面,更重要是员工整体的素质和效率。
一群985毕业的高材生和一群专科大学生,所在公司发展的结果肯定不一样。
战略投资,就是投资机构给企业注入的资金或者政策支持。
这决定了房价的基础。
我国最典型的战略投资是改革开放,沿海一带是最先富起来的地区,到现在为止,红利还没吃完。
战略投资可以瞬间改变一家企业的命运。
拿西安来说,在2018年之前,默默无声,此后接连被赋予国家中心城市,丝绸之路要塞,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,全运会在这里开,亚洲杯也在这里踢。
西安也顺势成了网红城市。
诸如此类,还有成渝城市群的成都、大湾区的珠海、海南的海口和三亚等等。
但你会发现,对于“原始积累”和“战略投资”来说,大多数企业获得的机会是不均等的。
这跟“出生红利”一个性质,一个人努力一生,最后发现自己认为的天花板,在别人眼里,只是地平线。
杭州吃到的政策红利,可能是呼和浩特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。
这时候,企业要想达到目标,就只能借钱,但是借钱不还是要挨揍的,信用破产,企业就要倒闭,这时候就只能不遗余力地从员工身上赚取更多的收益。
如果直接从员工账户里取钱,这种手法历史上有过,不过结局都不太好,换来的都是陈胜吴广朱元璋之类的刀枪棍棒。
咦?房地产,是不是一个很好的媒介,拥有不错的“转移属性”。
员工都有买房的需求,住在自己的屋子里,生活也都有了奔头,而企业又能提供建造房屋的主要原料,土地。
至此一个完整的链路成型了:
企业从银行高杠杆举债,然后再把土地卖给开发商,开发商把房子卖给员工,员工从银行借钱买房。
企业顺利把债务转移到了员工的身上。
有人看到这里愤怒了,到头来都是满满套路啊……
别着急,这还要看企业举债的目的是为了什么。
套路与机遇
在所有“上市企业”中,深圳其实就是一个不错的模板。
早期,深圳从香港学来土地出让金制度后,疯狂卖地,积累原始资本,员工买房,趋之若鹜。
紧接着深圳用这些原始资本进行配套建设和“招商引资”,地铁、道路、桥梁、学校、医院、公园等等大型基建陆续落地,500强接踵而至。
当企业能提供更多高薪工作岗位时,更多优质的员工就会从全国各地纷涌而至。
这时候那些早期被企业转移杠杆的人们,突然发现,房子因为稀缺性增值了,自己可以把杠杆转移给后来者,而自己又可以买到更好的房子,或者直接兑换成现金。
你看,好的企业,虽然在陆续转移杠杆,但员工并未吃亏,反而能分得企业发展红利,更上一层楼。
这样深圳就进入了“经营的良性循环”。
其实深圳在2018年左右,房价还是很匹配城市价值的,那时候也就在4-5万元/平米。
问题出现在2020-2021,房地产过度扩张,导致房价极速拉升,最恐怖的时候,房价一度超越北上广,高达8.5万元/平米。
当房价严重高于员工收入时,这时候就会出现“债务泡沫”,一旦整个市场不景气,企业转移到员工身上的杠杆很容易断裂,造成系统性风险。
所以深圳这家“企业”,在2021年时遭遇了历史级的调控打压,整个市场缩回到理性区间,企业的董事长因为这事儿还被“双规”了。
在市场上,企业们分为两派,一类是投资扩张派,一类是苦心经营派。
投资扩张派,就是提前举债,以透支员工未来购买力博取发展机遇,一旦招商引资成功,房价就会从泡沫变成石头落地。
这个派别比较激进,风险大收益高,一旦赌对了,城市立马起飞,北上广深都是这样起来的。
苦心经营派则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购买力,一步一个脚印,踏实前行,不让房价出现泡沫,心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。
这个派别比较本分,风险小收益低,典型比如重庆和长沙,这些年发展也不错。
然而现在最大的问题就出现在,这些企业无论自己的底子如何,都要跟在北上广深后面,学如何投资扩张。
企业大力举债,新区遍地开花,地价房价一炒再炒,杠杆过度转移给员工,结果招商引资一塌糊涂,胡吃海喝倒是不错。
钱花光了,居民的债务没有解除,没有好的就业岗位,更没有新的员工入场,一切都玩完了。
静默无声
近几年,最难受的就是河南、湖北、湖南的员工。
这些地方的企业跟着北上广深学野蛮扩张,得其形而未得其髓,债务转移给员工了,但招商引资却没什么成绩。
最扯的是,开发商因为市场太差卖不出去房子,或者杠杆太高,资金链断裂跑路了,丢下了一大堆烂尾盘。
员工难啊,接杠杆无所谓,成为房奴也不怕,但不能不给房子啊,这连奔头都没了,要不是穷途末路,谁会愿意无惧黑名单,顶着烈日维权呢。
人们找不到开发商,就只能找企业讨说法。
企业呢,静默无声。为啥?
一套房子,100%利润,开发商拿20%,银行20%……。
想解决问题很简单,拿钱出来,找下一个开发商接盘继续开发。
然而问题是,钱都花光了,要么变成了钢筋水泥沉到了地下,要么变成了招商引资团队的试错成本,或者还有更多新奇的出处……
员工如果举了债,还拿不到房,就会彻底失望,哀莫大于心死,对企业也就失去了信任。
不值得信任的企业,在市场中又如何立足呢?
所以我在上一篇文章里《买房,一定要注意这点》中讲到,择城买房异常重要。
“企业”就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平台,“企运”好,人运才会旺。
如果这个企业没啥底子,又不会经营,买房子充其量只能自住,获得不了任何红利,运气不好,还得在“停贷协议”上签字,成为维权大军中的一员。
了解了这些,大家心里大概就清楚了:
房价的天花板,取决于企业的自身价值。
有些城市,虽然房价已经透支了,但预期不错,未来泡沫会变成石头,还会继续涨下去;
有些城市,经过这几年的疯狂举债,透支了员工购买力,可能自此一蹶不振,现在的房价就已经达到了天花板,未来只会越来越低。
money
那么,接下来全国房价的天花板到底是如何撑起来的,有没有对应的指标。
整体来看,在于一个企业所有员工接杠杆的“空间”和“能力”。
“空间”在于人口的规模和增量,以及经济的基本面。
很多人说成都、西安的房价有点儿高,的确,相对于平均工资来说,这话没毛病。
但是这两个城市都是常年维持人口净流入的省会城市,最主要在相对应的区域,都是龙头城市。
只要有人口流入,就有新的“有效需求”出现,即使收入不高,但全家六个钱包都会支撑上车。
前段时间,新闻里采访四川绵阳的一个毕业生。小姑娘哭哭啼啼地说,现在大家都往成都跑,都在买房。
我才毕业,工资很低,但父母每天都在说要把房子卖了,换成成都的,不然怕未来买不起了。
这时候,成都这家“企业”,有2000多万信心十足的员工,房价天花板就会一直被拉升,虽然现在提供的高薪就业岗位不多,但整体趋势是向上的。
还是那句话,现在是泡沫,未来是石头。
“能力”呢,就是财富值,取决于一个城市的有钱人量级。
有钱人又分为两派,old money 和 new money。
old money,代表着传统金融业、制造业的那部分有钱人;而 new money,代表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城市新贵。
很多人好奇为啥厦门作为一个不足万亿GDP的城市,房价均价可以跑到4.5万每平米以上,而且异常稳健。
这是因为厦门吸引了全福建省的old money,他们都在追求省内最顶尖的环境、教育和医疗资源,岛内核心区房价一度高达6.6万/平米。
而岛外,就是整体的城市的刚需阶层,集美、海沧、同安等地方,房价普遍在3万左右。
而对于new money来说,主要指标看高新科技的硬指数排名,大家可以把下面这张图仔细观察一遍。
……
这篇文章讲的概念比较多,需要大家静下心来慢慢吸收,而且不要带任何情绪。
我非常喜欢本山大叔的一句话:“别总说大环境不好,怎么你到哪都大环境不好,你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啊!”
大环境,我们无法改变,能改变的唯有自己的思维、认知和心态。
看到坑就要避开,看到机会就要想办法握住,人生短暂,房子不是开始也不是归宿,要驾驭它,而不是被驾驭。
希望今天的文章,能让你看得更远更深。